日本旅行感受
2023年10月22日 · 3171 字 · 7 分钟 · 旅行
选择日本旅行的契机是什么?
前言:2023年07月21号从字节Lastday离职后,退租和打包行李后于0725踏上旅途,一夜火车颠簸到达西安(在青旅认识来自深圳和江西的两哥们,一起吃饭一起在吧台看民谣表演),0728周五下午前往成都和许久不见的学长学姐相聚,畅聊到深夜(只买到站票,坐到餐车车间) 0731打个飞的回到海口,迅速办理签注,0804前往深圳(和学校实验室兄弟们见了面吃了饭玩狼人杀到凌晨),0806前往香港(期间认识在港工作的老哥,在港感冒发烧时指导我如何买药),0808从香港上环乘船到澳门氹仔(沉浸体验了真实的赌场和荷官),0809从澳门直飞上海(回到三年前刚毕业工作的城市,恍如隔日),找房子安顿再0814到新公司报道。
- 喜欢一直在路上的感觉,在去了不少国内地方,对比了各自特色和风味,但旅途的末尾感觉大差不差,新鲜感也在慢慢褪去大不如前。(加上字节后半段时间请假加上节假日去了南京、哈尔滨、武汉和大连)
- 一直想去的大西北(西藏、新疆等地区)各个景点距离太远交通不便,适合集体自驾游开车,一个人可玩性不高。
- 自从去了香港,被发达地区形形色色方面给到冲击,一直在想为什么别人可以那样?为什么我们就不行?他们是怎样生活方式?哪些是我喜欢和适合我的?给我反思:自己到底追求是怎么生活、工作方式?在新的环境,我内心更容易抽离站在旁观者视角,审视灵魂和躯体。
- 二十五年从未出过国,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?新鲜感无时无刻不搔挠着不安的内心,想尽办法来鼓动我推动我。
- 好友曹兄、小金,陆续从日本旅行回来,分享了他们在日本所见所闻,被描述高素质井然有序不急不慢氛围所吸引,好奇心再次驱使我见识发达国家到底是怎样的?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?工作方式是怎样的?
- 临近国庆假期,在泰国和日本二者纠结片刻,选择还是前往发达国家日本旅行(收集信息办理签证,按时推进终于踏上日本旅途)
起航:浦东到羽田、羽田到新宿
2023年10月1号白天养精蓄锐,晚上凌晨一点乘坐日航从浦东前往东京羽田机场。国内出关还是很方便,跟国内航班一样安检时录入信息,只是这次只需要护照和前往国家的签证。
- 国际航班只能柜台打印机票,不像国内可以线上选座和自助机选位。因为要检查你是否有到达国家的签证许可
一上飞机日航空服人员,被浓浓的日文包裹着,听不懂但面带微笑,连连点头示意回应。 内心还是小小激动,感觉还未踏上日本就感受曾经只在日剧的场景,现在就在我身边发生着,这种感觉十分的奇妙。短短两个小时半,加上时区又多加了一小时, 日本时间凌晨五点多到达!我肆无忌惮打量周围的环境,跟着中英韩日多国语言的指示牌,寻找出口,怀着未知的小兴奋准备入关! 随着人流,从访问入口进入,有四台外型酷似中型打印机,每一台各有一位中年男性工作人员,在引领机子两侧游客录入入境信息。我依葫芦画瓢排着队,观察前方的人,有两个队伍我站的可能不够明显,有个老外以为轮到他, 准备上前时注意到我,道了声“sorry”然后是示意我往前,我回应过后走到机器,日本工作人员说英文夹杂着日文腔调语速很快,加行动作指引,听不清也能知道大概意思,将护照正反来录入信息和录入面部信息等流程,不到一分钟完成,效率蛮高体验上还行,走之前“welcome to japan”! 走到窗口,长相较为年轻的日本工作人带着眼镜和口罩,仔细查看我的护照和电子签证,让我打开双手仔细看了正反,用英文问我手有一道小小口怎么受伤的?“pick up somethings, to harm”大脑没反应过后直接散装英文,后面另一个问题准备在日本待多久,我一开始没听清“just traveling”,他耐心提示“when”,“ok,just six days”回答完毕, 放我入关,一开始就设想会问问题,但没想到自己还是磕磕巴巴,但能交流互相知道就行hh。最后准备出门,还有日本工作检查问东西是否都在这,一开始没听清楚,不知道该说“No”还是“Yes”,先说个“No”,他露出有点惊讶神情,于是我让他再重复下,换了一句“everything is here”指了指我的行李,我才明白过后,回到“Yes”。有惊无险安全出来达到机场地铁枢纽站。 匆匆拍下照片,用googleMap查询目的地后,我开始继续我的旅程!
富士山&河口湖&新宿:环湖骑行、结识台湾情侣、歌舞伎町
从机场到达新宿已是清晨7点多,出了地铁站直奔新宿巴士总站,他们之间仅隔着一条马路,我拖着行李通过天桥,阳光明媚,两侧街道是众多广告牌,车辆不多,两侧行人都是西装革履,手提公文包匆匆脚步… 在新宿巴士总站,自助售票机前买票去往河口湖,发现当日仅有8点45那班车刚好一个座位,返途18点55分的班车也仅有一个位置,我立马赛钱,选择出票,拿回票和零钱。当下和现在都觉得还是很幸运,刚好我是一个人刚好往返近有一张票,让 刚来日本的我很强镇心剂,给我更多的勇气,因为一切都在好的方向!
一路上从市区开往近郊到乡下,小小房子,一片片部落群坐落在山间,天很蓝树木绿意盎然…
11点10左右到达河口湖站,犹豫很久去租自行车,前往山中浅间鸟居,一窥富士山的景色…
<照片>
<河口湖车站>
<台湾朋友>
<风景>
交通出行感受:新奇、不急不躁、想成为的样子
日本交通分为四种:电车,新干线,出租车,公交车;电车分为地下铁(metro+都营)+JR+私铁),这次出行地下铁和公交都体验过。从羽田到新宿,早上五点多,每个站点陆续有人上下车,在车上看到有上年纪青年拿着实体书啃;也有爷爷辈拿着kindle在翻阅…一下子刷新我的认知,难道日本人都是这样的吗,居然有这么好的阅读氛围。 后面陆续几天观察,电车上也有滑手机的年轻人们…但初入日本,清晨阳光透过车窗落在正在阅读的叔叔身上,这场景一直印象深刻,也激发我对阅读渴望。
日本的地铁座位是带垫子的,软且厚实,但细看没有多余脏东西,干净整洁让人很安心坐下。头顶两侧的扶手挂环,比在国内多,呈矩型状一圈又一圈…旁边日本大妈在日语聊天,在一旁作为异国人,听着不懂的语言,却长得相同亚洲人面孔,这种感觉是蛮奇妙的!
地跌上路线,日本文字指示牌提示与中文基本无异,都能看得懂,行程基本用googleMap来查询,跟着应用指引,加上实地指示牌路况引导,基本都能快速找到正确的路线。好奇一点地方:日本身为老龄化社会,那年轻劳动力也会短缺,但在地铁引导地方,或走在街道,如果过来地下车库进出口位置,总能看到有一到两三位年青年人在旁边指挥,但感觉这件事好像 也不需要占用这么多的人,大胆猜测可能这件事对日本人很重要或者为了增加就业岗位。
日本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是大家表现都是不急不躁,等车都会站在指定候车区域有序排队,等到站车厢下行人下车完毕后再缓缓上车;乘坐扶手电梯,大家都会站在统一的“左侧”,开辟畅通的右侧紧急快速通道…这些点点滴滴,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,发现在这种环境中人的行为不由自主被约束往好的方面,却丝毫没有约束不舒服的感觉, 有序不慌不忙反而让我心情的平和和愉快。从这个细节,让我体会到什么是高文明密度的国家!
走在东京大街小巷街道,每当绿灯行人与车辆转弯冲突时,车主都是率先礼让的一方,无一例外,不知道是日本相关法律发条有关还是凭借人的素质,但总体让我感受是非常奈斯的!有时候临近红灯,还会一股脑往前走,车辆还是主动避让停下示意我继续走,这种被谦让的感觉真的真的特别好!(虽然临近红灯往前继续走不对!sorry)当陌生人给予最大的善意,我们总会感受开心和愉快,我们总会将那份善意继续传递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