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什么而工作?
2022年4月18日 · 1841 字 · 4 分钟 · 自我
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焦虑和迷茫,痛苦和不知所措。这是我们身而为人,在时间裹挟下,成长路途不可避免遭遇的事情,最关键是不要用娱乐和忙碌去逃避存在的问题,而是静下心来,闭上眼深呼吸,问自己,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,每条路不同选择背后的利与弊,自己更愿意选择哪一条路,静静地慢慢地倾听内心深处的回应的声音。
昨天和宋老师dating聊到了,之后发展的路是留在北京还是去向哪一座城市,身边选择毕业回到家乡的朋友现状是怎样的,我们现在是怎样的,怎么可以破当下局(不被市场大环境裁员危机、绩效等等因素影响),怎么才能有额外的收入/副业,之后的职业发展何去何从。那个当下我阐述过于浅显单薄,回到住处,夜深人静,独自一人不由一连串自己向自己发问,自己来北京到底是为了什么,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,自己想要收获什么…随着时间在不断前行,我往往会忘掉初心,忘记那个当初出发干的那碗烈酒的味道,那种感觉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,就如同莎士比亚说的那般“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,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”,那种我可以打破一切桎梏无所畏惧的勇气和态度,浑身充满朝气和动力。但好像人越成长就慢慢被生活被工作无形中磨平的锐气,消退了当初无所畏惧的勇气,以前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但进入社会来到现实游戏,就像冬日深夜里倾盆大雨哗啦从头淋到脚,异常冰冷残酷,真实和无能为力。慢慢地,我了解到世间的事情百分之八十的结果都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,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能做好的部分,并预见做好最坏结果,接受所有的可能性。慢慢地,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,没办法改变世界改变社会,在社会和历史的滚滚长河中,自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,每一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,都在思考选择哪一个和执行当中度过每一天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,自己好像做了什么又好像没做什么。 那我on-site为什么来北京?我来字节想要得到什么?
- 团队初期上海基本没人,杭州城市调性不喜欢,内推人是北京团队的
- 北京是互联网最繁荣机会越多的地方,趁自己年轻体验北方的城市,了解北方的文化,吃的喝的玩的有趣的事情和人,希望能认识结交优秀有趣的人,向优秀的人学习,不断提升高自己,开阔眼界,没准认识可以一起创业的合作伙伴
- 认识和了解大公司的工作和管理流程和规范,节奏和做事的方法论,怎么去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去体验大公司的文化建设,技术建设等等,增长这方面的见识,积累这方面的经验
- 趁年轻多去几个城市,体验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氛围;去探索不同的领域,尝试不同的方向,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,自己感兴趣的方向,深耕方向,让自己变得成熟和强大,往后有更多的选择的权利
- 人生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生是有限的。我希望在我有限的时间内,能去体验各个不一样的生活,能认识各行各业的人和他们交流,了解我之前不知道的东西,能丰富自己人生体验、人生阅历,让自己闭眼前回想自己没有白活一场,纵使最后头破血流也不枉此生,“大闹一场,悄然离去”。我希望了解这个世界、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,去学习和掌握游戏规则,只有掌握规则才能有机会改变规则,让这个世界,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点点。因为我的存在有变得更好一丢丢,我就觉得我这人生也值得了。
不要忘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只有这样在前行的路上才不会迷茫,更不会因为绩效或者别人的一席话就轻易否定自己,让自己陷入痛苦和不安的情绪中,做的如何自己是最清楚的,做的一切最要紧的不是别人的认可,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。
之前看过一段话,一个普通人,普普通通的一生默默无闻,但他这一生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危害社会,那他是不是没有对这个社会没有贡献呢?不,他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危害社会,他做了一个好人,让社会少了一份恶多了一份善,因为他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了一点点。
那些毕业回老家,考公务员或者其他行业等等,不管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、还是去二三线城市,每个人选择的工作都不简单想要做好也是难的,每个工作都有它的价值,每个选择都有利与弊,人身处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选择,选择是动态的,是摇摆,譬如刚毕业前几年不想回老家,十年后更看重家庭后续回到老家又是新的开始。关键是认清自己现在到底想要的是什么,不留余力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坡和最湿的雪,然后坚定的从山顶滚下来。
分享龙应台的《亲爱的安德烈》这段话 “我要求你用功读书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,而是因为,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,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” 平庸是跟别人比,心灵的安适和自己比。千山万水走到最后,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,还是“自己”二字!